欢迎进入某某医疗设备官方网站!

咨询热线:400-123-4567

首页 > 产品展示 > 检验设备

北溪爆炸所有嫌疑人身份曝光德国查出的7名乌克兰嫌疑人背后是谁?

类别:检验设备

  波罗的海的深水区通常只有黑暗与寂静。2022年9月26日,这种宁静被打破了。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海域,水下80米处传来两声巨响,大量气泡从海底喷涌而上,在海面形成直径超过1公里的白色漩涡。

  “北溪-1”和“北溪-2”天然气管道,这条耗资200亿欧元建设的能源大动脉,在12小时内发生了三次神秘爆炸。当时丹麦空军正在该区域进行例行巡逻,飞行员观察到海面异常状况后立即报告。欧洲能源安全的一根支柱,就这样在波涛之下悄然断裂。

  爆炸发生前二十天,德国罗斯托克港来了一艘名为“安德罗梅达”的白色帆船。这艘1999年制造的游艇看起来平平无奇,长15米,配有两间船舱和一个厨房。租船合同是通过一家在波兰注册的空壳公司签订的,付款方式是不留痕迹的加密货币。

  船上六人持有多国护照,但所有证件都是伪造的。他们自称是来自捷克的潜水爱好者,想要体验波罗的海的潜水资源。码头工作人员后来回忆说:“他们装备非常专业,但交谈时刻意回避技术细节。”

  9月6日,“安德罗梅达”号驶离港口,船上的GPS记录显示它曾两次经过后来发生爆炸的地点。每次停留时,船上人员都会进行深夜作业,甲板灯光通明。

  调查人员后来在船舱内发现了蛛丝马迹:一张被遗忘的收据显示,这些人曾购买过特定型号的潜水设备;厨房角落残留着一些东欧品牌的食品包装;最关键的证据是在卫生间缝隙中找到的几根头发。

  北溪管道铺设在水下80米深处,这个深度对潜水员而言是极大的挑战。普通休闲潜水通常限于40米以内,超过60米就需要专业技术和混合气体支持。80米深度意味着需要特殊的氦氧混合气体,并且要严格控制下潜和上浮时间,否则极易患上减压病。

  参与调查的海洋工程专家赫尔穆特·扬森指出:“这不是业余人士能够完成的任务。操作者需要具备专业潜水技能、爆破知识,并且对管道结构非常熟悉。”管道本身由11-4.1厘米厚的钢制外壳包裹,外部还有混凝土保护层。要造成足够破坏,必须使用军用级炸药并在精确位置安装。

  德国军方提供的资料显示,现场发现的炸药残留物为RDX/HMX混合型,这种高能炸药通常只有国家军队才会装备。爆破点选择在管道最脆弱的焊接接缝处,说明作案者具有专业的工程知识。

  德国调查部门经过近三年追踪,最终确认了七名涉案人员身份。所有嫌疑人都持有乌克兰护照,但使用假名出入境。调查人员通过生物特征比对和行程轨迹分析,逐步揭开了他们的真实身份。

  瓦莱里娅·T,40岁,女性潜水教练,曾创下104米深度的乌克兰女子潜水纪录。她的社交账号显示,她曾在马里乌波尔潜水学校任教,专门培训工业潜水员。2022年2月后,她的账号停止更新,直到9月初突然发布了一张波罗的海风景照。

  谢尔盖·K,48岁,被确认为行动协调人。他曾在乌克兰安全部门工作,2014年后转为私人军事承包商。手机基站定位数据显示,爆炸发生时他正在波兰华沙的一家酒店指挥行动。

  弗拉基米尔·S,35岁,爆破专家。他的LinkedIn页面显示曾任职于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,负责管道安全维护工作。同事形容他是“管道系统方面的活百科全书”。

  还有四名成员分别担任船长、潜水员和技术支援角色。其中一人据信已在行动中死亡,德国警方在丹麦海域发现了一具无法辨认身份的尸体,DNA检测显示与船上残留的生物样本相匹配。

  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组建了60人的专案组,代号“深水调查”。他们从“安德罗梅达”号着手,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痕迹取证。

  刑事技术专家发现,尽管船只表面被仔细清理过,但在船舱木质缝隙中仍残留着微量炸药成分。这些炸药的化学指纹与管道爆炸现场采集的样本完全一致。

  更关键的证据来自数字轨迹。调查人员恢复了船载GPS的删除数据,发现船只曾精确停留在管道线上方。卫星图像显示,那些夜晚该区域没有其他船只活动。

  潜水设备经销商提供的销售记录显示,有人购买了特定型号的潜水钟和混合气体瓶,购买者使用的信用卡虽然登记在假名下,但签名字体与其中一名嫌疑人的真实笔迹吻合。

  2023年1月,当德国调查人员准备采取逮捕行动时,情况变得复杂起来。主要嫌疑人谢尔盖·K突然出现在意大利,而后入住了一处受官方保护的安全屋。

  德国向波兰提出联合抓捕另一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·S的请求,但收到回应时发现该嫌疑人已经乘坐乌克兰外交车辆离开波兰境内。

  这些情况使调查工作陷入外交困境。德国司法部长在内部会议上表示:“每一条线索都指向乌克兰方向,但每一步调查都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。”

  国际关系专家分析指出,此案涉及多国利益博弈。俄罗斯一直要求参与调查但被拒绝;美国情报机构早在爆炸发生后就声称掌握相关证据但拒绝公开;乌克兰官方则完全否认任何参与。

  北溪管道爆炸立即改变了欧洲能源供应格局。2022年9月前,德国每年通过北溪-1管道接收约550亿立方米天然气,占其总进口量的35%以上。爆炸发生后,欧洲天然气价格单日上涨19%,创历史新高。

  德国不得不加速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,并在半年内完成了原来需要三年才能实现的能源结构调整。欧盟启动了“共同采购机制”,联合购买天然气以平抑价格。

  环保组织对泄漏的天然气量表示严重关切。据估算,约有30万吨甲烷被释放到大气中,相当于50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。瑞典监测站记录到该地区甲烷浓度异常升高持续了整整一周。

  此案展现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局限性。德国检察官虽然签发了逮捕令,但由于嫌疑人分布在多个不同国家,引渡程序面临法律和政治双重障碍。

  欧洲刑警组织设立了特别协调组,但成员国在对案件性质的认定上存在分歧。一些国家认为这是行为,另一些则主张定义为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罪,适用不同的法律框架和引渡条款。

  证据标准也存在差异。德国采用的DNA证据在某些国家法庭认可度较低;卫星定位数据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在各国有不同解释;对于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情报信息,是否能够作为法庭证据更是存在争议。

  尽管德国调查取得了重大进展,但许多关键问题仍未解答:谁提供了行动所需的巨额资金?使用的专业炸药来自何处?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定时间点实施行动?

  更令人困惑的是,波罗的海是北约重点监控区域,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如何避开各国情报机构的监视?瑞典海军在爆炸发生后曾在附近海域发现不明潜水器,但追踪未能成功。

  管道运营商表示,修复工作将耗时数年,成本超过5亿欧元。目前两条管道仍然处于关闭状态,俄罗斯方面已经表示在制裁解除前不会考虑恢复供气。

  “安德罗梅达”号现在停放在德国某处的安全仓库内,每个细节都被编号存档。那艘曾经航行在波罗的海的白色帆船,成了这个时代地缘政治博弈的沉默见证者。

  德国调查人员完成了技术层面的工作,确认了嫌疑人身份,构建了证据链条,签发了逮捕令。但在司法程序之外,更大的问题依然悬浮在波罗的海上空:当国际政治与现实司法碰撞时,线米的深水之下?

  欧盟正在制定新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计划,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加强了海上巡逻,能源公司开始重新评估海底管道的安全措施。但所有这些行动,都无法完全解答那个最初的问题:究竟是谁,为什么,要摧毁这条深藏在波罗的海之下的能源动脉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